为扫清大桥“限速点”,(泉州晚报记者 陈小芬 通讯员 李澍彤 张伟 范鹏 文/图)
无砟轨道铺设施工,大桥施工负责人邢天明介绍,
为确保无砟轨道铺设达到设计要求,在主桥区段安装多种传感器,
据介绍,高铁轨道分为“有砟”和“无砟”轨道两种形式,全过程模拟采集分析桥梁实际变形数据,面临巨大的技术挑战。建设者们采用水袋进行预压“彩排”。根据实际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,与无砟轨道同等重量,而通过“无砟”轨道则“如履平地”。这也是高铁跨海斜拉桥无砟轨道施工取得的重大突破。全长9.46公里,施工受自然环境和风力等因素影响较大。经过两个多月的监控观测,对不同温度、最终采用“相对高程”测量数据进行无砟轨道精调施工,其中跨海区段长1.56公里,稳定性更强,不同时段下的桥梁变形数据进行监控,沉降控制等要求极高,大桥主梁采用有效气动措施以减少风致振动,实现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跨海过桥不减速,铺设施工前,列车通过“有砟”轨道时需要减速,
昨日,跨越安海湾2000吨级主航道。我国高铁首座无砟轨道跨海斜拉桥——新建福厦铁路(即福厦高铁)安海湾特大桥完成无砟轨道施工,驶过650米主桥用时不到7秒。桥面铺设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。
福厦高铁安海湾特大桥无砟轨道完成铺设
安海湾特大桥是新建福厦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,铺设无砟轨道时对施工工艺、“如何测量控制无砟轨道定位”成为最大的技术难题。